舆情监测系统

新闻资讯

时刻保持对数字市场的敏锐及前瞻性

新闻资讯

汽车市场要变天?京东的“造车”逻辑很超前!

新闻来源:智无限 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7:45
近日,京东联合广汽集团、宁德时代推出“神秘国民好车”的消息,在科技与汽车圈掀起热议。市场纷纷猜测京东是否要下场造车,而京东的回应却清晰划定了边界。不直接涉及制造环节,核心聚焦用户消费洞察与独家销售,本质是一场以营销为核心的跨界合作,而非传统意义上的“造车”。
 
京东的“造车”逻辑:借势三方合作,营销拉满
在这场三方合作中,京东的角色定位十分明确,即避开高投入、高风险的制造环节,将自身在营销与渠道上的优势发挥到极致。
从合作分工来看,广汽集团负责整车制造,依托其全球一流的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与安全技术保障车辆品质;宁德时代通过旗下时代电服提供电池技术与换电生态,解决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能源问题;而京东则牢牢把控用户端与销售端,成为连接产品与消费者的关键纽带。这种分工让京东无需投入巨额资金建设生产线,只需聚焦擅长的领域——用营销打通“产品到用户”的最后一公里。
在具体推进节奏上,京东也融入了浓厚的营销思维。新车选择在京东11.11期间发布,借势大促流量高峰提升关注度;10月底开启的内测版、大众版试驾活动,并非单纯的产品体验,更是提前预热市场、收集用户反馈的营销环节;后续新车将在京东平台独家销售,进一步强化渠道专属感,吸引消费者集中关注。
更具互联网营销特色的是,京东还发起了用户共创活动。消费者在京东APP搜索“国民好车”,即可进入定制H5页面为新车提建议,这种“让用户参与造车”的玩法,既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,又能通过用户反馈优化产品定位,为后续营销积累话题与好感度。同时,京东打破传统“裸车”销售模式,推出“车衣定制版、车品配装版、养护加持版”等套餐,像卖手机套餐一样卖车,简化消费流程的同时,也通过服务打包提升了用户付费意愿,这正是其零售营销经验在汽车领域的灵活复用。
 
京东的营销底气:源于积累的渠道实力与生态布局
京东敢于在汽车领域主打营销牌,并非凭空而来,而是基于多年在渠道建设、用户运营与汽车生态布局上的积累,这些都成为其营销发力的坚实支撑。
在渠道资源上,京东拥有线上线下联动的强大优势。线上端,京东作为头部电商平台,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与成熟的流量运营体系,能够精准触达潜在购车人群;线下端,超2万家门店覆盖广泛,近3000家京东养车门店与超4万家合作门店,构建起从购车到养护的线下服务网络。这种全渠道布局,让京东的汽车营销能够实现“线上引流、线下体验”的闭环——消费者在线上了解新车信息,到线下门店试驾、享受服务,最终完成购买,极大提升了消费便利性。此前小米汽车配件接入京东“小时达”,最快30分钟送达的案例,也证明了其即时零售能力对汽车相关品类的支撑,这种高效的渠道响应力,为此次新车营销提供了保障。
从汽车生态布局来看,京东早已不是“新手”。2015年战略投资蔚来,初步涉足汽车领域;2024年投入5亿元补贴汽车以旧换新,贴近消费者购车需求;2025年拿下比亚迪售后大单,完善从销售到售后的服务链条。这些布局不仅让京东积累了大量汽车消费数据,更构建起覆盖“买、配、养、用、换”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。此次推出“国民好车”,京东能快速整合生态资源,比如在11.11期间同步推出“震骨价”补贴,叠加政府补贴后买车、养车最低享5折优惠,用生态优势降低用户消费门槛,进一步放大营销效果。
此外,京东与小米的深度合作也为其汽车营销提供了经验借鉴。2025年5月双方达成战略合作,目标未来三年小米在京东全渠道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,而历史数据显示,2016年京东已是小米除自营平台外最大的销售渠道(占比18%),2017年占比升至27%。这种成功的合作经历,让京东深谙如何通过全渠道营销帮助品牌打开市场,如今将这套成熟的逻辑复制到汽车领域,自然更具底气。
不难看出,京东的“造车”并非真的涉足制造,而是以营销为核心,整合三方资源、依托自身渠道与生态优势,试图重构汽车销售模式。它不学雷军下场造车,而是专注于把互联网营销的优势发挥到极致,最终目标是让“买车像买手机一样简单”,而这背后,正是京东对自身零售基因的精准把控与对汽车市场的全新探索。


  • 本文链接地址:https://www.zwxol.com/info/157.html
  • 免责声明:本平台所发布信息仅供参考阅读,不代表本平台观点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  • 13年品牌客户 线上整合营销经验

    智无限助您实现营销效果更大化

    立即获取
    猜你感兴趣的内容
    免费获取

    seo优化、网络营销、IP打造
    推广方案

    立即获取
    相关推荐